(2021年3月26日)
为推动实现学校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十四五”相关规划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
1.发展成就。“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校办学规律,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着力实施五大核心战略,对表抓好六大重点任务,规划目标总体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学校成为全国“推进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和全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高校,综合实力排位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等三大大学排行榜中均创下历史最好排名成绩,基本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保二争一,接近百强”的总体办学目标,为“十四五”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
核心指标成绩喜人。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0.4%学科、材料科学新增进入ESI全球前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科,2018年获批新增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14位。累计引培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和“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万人计划”“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等国家领军和青年拔尖人才12人,各类优秀博士以上人才300余人。学报(哲社版)新增入选CSSCI期刊。新增承办1所孔子学院,承办的孔子学院被评为全球示范性孔子学院。
获批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二单位)、二等奖2项(其中1项参与)和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全国二等奖1项;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位居全国同类师范院校第6位;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学生竞赛实现全国“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三大创新创业赛事特等奖和金奖的全覆盖,成为全国唯一四届蝉联全国“互联网+”大赛“先进集体奖”(全国20强)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部级科研机构2个,学校进入全国高校智库指数排名前50强,获得1项全国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两类国家基金项目立项数稳居全国师范大学前10位,其中2016年学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7位。
内部管理不断优化。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工作,在人才培养体系、分类评价体系和内部治理体系等方面创新推出系列改革发展举措,持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精细化管理、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有力提升学校的管理服务和内涵建设水平。修订学校《章程》,成立理事会,实施职员制,开展“定编定岗定责”工作,逐步建构“开放聘任、竞争晋级”的岗聘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突出业绩奖励体系,探索形成体系化的工作模式,成功落地瑶湖校区产权房和附属学校建设项目,有效激发干部教师工作热情,有力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社会声誉持续攀升。“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办学发展赢得社会和考生的充分肯定,高招录取生源质量实现稳步提升,在省内的生源排位文科由前5%提升至前3.2%,理科由前18%提升至前11.8%。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合计接受社会各界(含校友)协议捐赠金额2.52亿元。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评价学校师范类专业底色厚重、特色明显、亮色突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盛赞学校为一所具有历史底蕴、文化情怀、名校气质的“模范大学”。
2.发展不足。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指标虽然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在和兄弟院校竞相发展的比较中,学校的改革发展基础还不牢固,发展后劲还有隐忧,发展质量还未取得重大突破,发展状况还未发生根本改变,核心竞争力存在着不少的短板和弱项:拔尖人才不足、人才团队不强、办学不够聚焦、缺少优势特色的品牌学科和科研领域,“顶天”的高质量办学成果产出有待增加;办学开放程度不够,对外主动性不强,学科专业结构不优,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成效均有待大力提高;教育评价体系还需改革优化,学科科研的组织性有待加强,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远未落实,学院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的集聚使用和绩效意识相对薄弱,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存在不足,开源节流工作仍需加强,管理水平、服务意识和作风效能均有提升空间。
3.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期,也是学校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激荡,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互交织,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在不断重塑全球和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在深度影响高校办学发展和教育形态,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面临着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特别是教师教育,大力推动振兴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优质高等教育,师范院校评价改革利好师范院校等诸多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迫切需要学校能够把高质量作为办学发展的行动自觉和内在追求,有效提升学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度,这对学校的质量特色贡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江西推动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等带来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迫切需要学校能够更好对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对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区域发展不平衡叠加“双一流”政策的深化实施,正在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分化,面对部分综合院校发力师范教育和兄弟高校加速改革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学校现实的区位环境、人才队伍和财务状况等条件制约,迫切需要学校能够优化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效能,这对学校的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抓住用好发展机遇,切实弥补短板不足,有效满足更高要求,需要全校上下胸怀“两个大局”,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顺应时代大势,创新发展体系,加强谋划组织,强化集聚协同,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方略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在省内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上作示范,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勇争先的目标要求,突出提高质量、打造特色、强化服务、提升绩效的发展主线,促进学校发展方式转变、动力转换、模式转向、路径转轨,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服务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发展思路。“十四五”时期,按照“作示范、勇争先”的总体要求,学校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大成效、更有绩效的发展,必须坚持“改革驱动,特色发展,对标攻坚,学院实体,人才强校”的发展思路。
(1)改革驱动。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积极推动干部教师激励方式、内部管理方式、学科科研组织方式和学生培养方式的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制约和影响学校发展的障碍,破解高质量发展的短板,释放促进学校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特色发展。坚定不移地把特色发展作为兴校之路,创新特色、优势、品牌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发挥有限资源的集聚效应,以特色打造发展优势,以优势创建办学品牌,推动学院(部门)、学科、专业、教师、学生打造特色、特长、特质,探索走出一条有限资源条件下地方师范大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3)对标攻坚。坚定不移地把目标导向作为工作指引,对标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对标影响和制约学校综合实力提高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大关键办学指标,对标确定标杆学校、标杆部门、标杆学院、标杆学科和标杆专业,狠抓落实、集中攻坚、久久为功,努力实现各项事业的进位赶超。
(4)学院实体。坚定不移地把“院办校”作为治理方向,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全面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下移管理重心,下放办学权力,实施目标管理,激发学院活力,做实做强学院。
(5)人才强校。坚持不移地把人才工作作为一号工程,聚焦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关键环节,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解决好高端人才、人才团队、人才环境、人才评价、人才激励等系列问题,为建设一流大学提供坚强人才队伍支撑。
三、定位目标
6.战略定位。努力建设植根江西、面向全国,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师范大学。
7.总体目标。到2025年,构建形成目标导向的有规划的学科建设体系、绩效导向的有重点的资源分配体系、需求导向的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体系,“双一流”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推动学校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型,实现在省内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上作示范,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勇争先,显著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学科人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主要办学指标保持省内高校第二,稳居全国师范院校第一方阵,综合实力冲击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努力建设一所植根江西、面向全国,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师范大学。
到2035 年,“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度大幅提升,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师范大学前列,跻身国家“双一流”计划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
8.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专业结构类型明显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一流本科教育基本达成。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控制在38500人以内,其中本科生规模控制在26000人以内,研究生规模达到11500人左右,其中博士研究生规模超过1000人。到2025年,学校专业总数控制在80个左右,其中80%以上的新增专业为新兴未来专业和应用专业,80%以上的专业为省级一流以上的品牌专业,建成30个以上国家级一流专业和30门左右国家一流课程,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分别新增2-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生参加学校A 类学科竞赛获一等奖数达到80个以上,在中国高教学会高校学科竞赛(本科)排行中进入百强行列;生源和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本科省内文理科生源位次分别进入前3%和前10%,研究生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本科生升学率达到25%以上,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和进入名优企业的就业率达到30%以上,毕业生留赣率和师范生教育系统对口就业率分别达到52%和60%以上。
(2)学科建设。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有规划的学科建设体系,形成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学科布局,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总体学科水平明显提升,各个类型学科协调发展,教师教育综合影响力进入全国地方师范大学十强。到2025年,基本完成一级学科博士点布局,力争1-2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或者接近相关水平,2个学科进入A类行列,3-4个学科进入B和B+行列,新增2-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打造2-3个有力引领支撑江西产业行业发展的学科领域。
(3)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队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层次质量取得重要突破,结构类型更加科学合理,建成一支与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管理服务队伍。到2025年,引培20名左右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200名左右入选省级人才计划或达到相当水平的中青年骨干人才,学校专任教师队伍人数达到2000人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突破1200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例达到68%以上。构建形成分类多元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机制,更加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标准,营造公平发展环境,做好人才保障服务,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4)科学研究。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体系,改革科研评价激励机制,转变科研成果评价导向,追求“顶天立地”科研产出,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优势特色科研集群和重点科研团队,大幅提高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显著提升学校的科研质量水平。到2025年,实现国家两类基金项目接近550项,A类以上论文接近翻番目标和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重要突破;力争获批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和科研平台,3项以上500万元级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0项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和1-2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4项国家级人文社科奖励、8项以上省科技一等奖。
(5)社会服务。强化学校办学的服务导向,打造一批社会服务的品牌项目和优势领域,推进学科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与江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到2025年,推动3个左右学院转型为应用型学院,合作创办3-5个现代产业学院,出版1套江西历史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做强3家决策咨询机构,合作举办10个左右协同创新发展(产业)研究院或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10个左右在地研究品牌(江西产业关键技术问题攻坚团队),年均横向课题经费超过4000万元,力争累计实现10亿元的社会服务收入(不包括继续教育学院办学收入,其中成果转化收入达到0.3亿元以上)。
(6)合作交流。构建开放宽松的办学环境,增强向外拓展的进取意识,主动融入世界和国家高等教育主流体系,深化加强与兄弟高校的合作交流,积极创新校政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形成立体开放式办学格局。到2025年,申报获批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1-2个国家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新增1所孔子学院,建设1-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推动学校国际化水平进入全国同类高校第一方阵,力争与1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密切校友沟通联系,创新筹资办学渠道,“十四五”时期实现年均接受社会捐赠6000万元以上。
(7)内部治理。建立形成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完善依法办学和民主治校的运行机制,推进学校内部冶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绩效导向的有重点的资源分配体系基本形成,大部门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管理服务的便捷化程度和人性化水平显著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程度和效益产出大幅提升。
(8)条件建设。学校创收筹资能力显著提高,到2025年学校年度预算收入达到20亿元,其中非财政和学费收入达到 8亿元以上,确保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所需的财力保障。HIST南昌分中心(人工智能教育大楼)、3栋学生宿舍和体育大楼建设全部完成,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艺术教育大楼顺利推进,实验室、图书资料、教学仪器等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智慧校园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后勤保障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有力支撑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正常开展。
9.主要指标。
“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主要指标一览表(暂列)
项目 | 指标 | 2020年时的 参考指标 | 2025年时的发展指标(“十四五”规划指标) |
学生人数 | 普通教育在校生总数(人) | 34327 | 38500 |
全日制本科生数(人) | 27835 | 26000 | |
硕士研究生人数(人) | 6235 | 11500 | |
博士研究生人数(人) | 257 | 1000 | |
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 | 4.46:1 | 约2:1 | |
人才培养 | 本科专业数 | 91 | 80 |
国家级一流专业(个) | 15 | 30 |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个) | 0 | 2-3 |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个) | 2+ | 2-3 | |
国家一流课程(五类,门) | 11 | 30 | |
国家级教学名师(人) | 0 | 2 | |
《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中A 类竞赛一等奖(含A1、A2、A3)(个) | 11 | 80(“十四五”) | |
中国高教学会学科竞赛排行(本科) | 133(“十三五”) | 100(“十四五”) | |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含研究生)、大学生年度人物、青年五四奖章(人) | 1 | 3 | |
大学生自强之星、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人) | 2 | 4 | |
省内招生位次占比 | 文科3.2% | 文科3% | |
理科11.8% | 理科10% | ||
毕业生年终就业率 | 82%(2020年受疫情影响) | 92% | |
本科毕业生升学率 | 18.75% | 25% | |
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率 | 1.72% | 2.5% | |
本科毕业生考取公务员和进入事业单位(名优企业)就业率 | 21.57% | 30% | |
师范生教育系统对口就业率 | 50.69% | 60% | |
本科毕业生留赣就业率 | 50.38% | 52% | |
国家专业认证/国际专业认证(个) | 1 | 3 | |
师范专业认证 | 3个通过二级认证 | 全部过二级认证 半数过三级认证 | |
全省优秀博士论文(篇) | 32 | 100 | |
全省优秀硕士论文(篇) | 489 | 1000 | |
研究生B类以上高水平论文产出(篇) | 1693 (“十三五”) | 4000 (“十四五”) | |
学科建设 | ESI全球前1%学科(个) | 2 | 4-5 |
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学科或者接近相关学科水平(个) | 0 | 1-2 | |
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学科 | 1A- | 1A1A- | |
教育部学科评估B类学科(个) | 5(1B4B-) | 7-8(其中3-4个B或B+) | |
省一流学科 | 4 | 占比稳中有增 |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 计划)(个) | 0 | 1-2 | |
一级学科博士点(个) | 9 | 13-15 | |
人才队伍 | 专任教师数 | 1837人 | 2000 |
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数 | 931人 | 1200 | |
两院院士(人) | 0 | 1-2个 | |
学科领军人才数(总数) | 3 | 10 | |
青年拔尖人才数(总数) | 2 | 10 | |
获国家级荣誉教师(人) | 4 | 6 | |
省级人才称号(人) | 164 | 200 | |
科学技术研究(此栏统计口径均为五年规划期间) | 国家自科基金数第一批年度项目数 | 330 | 400 |
国家自科基金面上和 青年基金项目数 | 98 | 150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优青和重点项目数 | 1(重点) | 5 | |
经费500万元以上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数 | 1 | 3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数 | 2 | 5 | |
CNS 期刊论文(篇) | 0 | 1 | |
权威及以上期刊论文(篇) | 299 | 450 | |
A类期刊论文(篇) | 656 | 1000 | |
国家科技三大奖(个) | 0 | 1 | |
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个) | 0 | 1-2 | |
省部级科技一等奖(个) | 5 | 8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共建)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个) | 0 | 1 |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个) | 2 | 3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含共建)(个) | 2 | 3 | |
国家级科技创新优势团队(个) | 0 | 1 | |
省重大产业创新平台(个) | 0 | 1-2 | |
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个) | 2(“十三五”) | 5(“十四五”) | |
省重大科技专项(个) | 0 | 5-6 | |
科学技术研究立项总经费 (纵向,亿元) | 1.77 | 2.5 | |
社会科学研究(此栏统计口径均为五年规划期 | 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年度项目数 | 125 | 145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 | 5 | 10 | |
国家级人文社科奖励(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个) | 1 | 5 | |
CSSCI核心库论文(篇) | 1161 | 1600 | |
A 类及以上期刊论文(篇) | 65(2020年) | 500 | |
省部级人文社科一等奖(个) | 17(三届) | 30(三届) | |
社会科学研究立项总经费(全部,亿元) | 0.95 | 1.3 | |
社会服务 | 服务江西重要影响智库(个) | 3 | 3-4 |
现代产业学院(个) | 0 | 3-5 | |
应用型学院(个) | —— | 3个左右 | |
协同创新发展(产业)研究院/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个) | 0 | 10 | |
横向课题经费数(科技)(亿元) | 0.83 | 2 | |
专利转让、成果转化与技术转让收入(万元) | 600 | 3000 | |
基础教育合作经费(累计数,万元) | 4894(已到账) | 15000 | |
社会服务总收入(不含继续教育,合计,亿元) | —— | 10 | |
国际交流合作 | 全英文课程(门) | 26 | 50 |
国外名校专业课程(门) | 2 | 20 | |
学生海外学习研修经历比例 | 1% | 2% | |
孔子学院数(个) | 2 | 3 | |
在校留学生人数 | 225(截止2020年12月31日在籍数) | 500 | |
其他 |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 | 0 | 1 |
年度预算收入(亿元) | 12.6 | 20 | |
非财政和学费收入(亿元) | 4.8 | 8 | |
学院创收收入(亿元) | —— | 1(2025年) | |
接受社会捐赠金额(亿元) | 2.52(“十三五”) | 3 |
四、重点任务
(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创建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在全国同类师范大学中勇争先的重要任务,强化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推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0.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学生。深化实施“立德树人十大行动计划”,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江西、融入江西、奉献江西、服务国家,打造具有江西地域本色、师范教育特色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强校。加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的学理支撑,通过学科驱动增强思政课理论底蕴。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加强“四史”学习研究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四个自信”。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新时代思政课质量,推进思政课网络慕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
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扎实传承红色基因,着力建设3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打造3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300名课程思政示范教师,实现教育部课程思政先行高校、示范课、教学名师和团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项目全覆盖,建设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同向同行的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格局。
深化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计划。设立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批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打造美育和劳动教育通识“金课”,构建“专业+劳动实践/美育”“创新创业+劳动实践/美育”育人模式。
11.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紧扣培养社会中坚骨干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效对接,深化以“学”为中心的本科教学体系建设,着力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方法、自主发展多样成长的理性选择,高质量精准推进一流本科建设2.0版,着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适当控制本科办学规模,稳步推进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努力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更好集聚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形成科学合理的招生与培养构架,持续提升生源质量。对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正大学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实施“三制三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基于“四新”理念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建设一批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训中心和面向新文科的文科教学实验室,着力加强契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实创新创业学院,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努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双创教育示范平台,打造一批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金课群,强化“四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升级发展,学生参加A 类学科竞赛一等奖(金奖、特等奖)数达到80个以上,在中国高教学会高校学生学科竞赛(本科)排行中进入百强高校行列。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建立更高质量就业体系。做好困难学生精准帮扶工作。
加快构筑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师角色与行为的转变,加强线上教育资源建设,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构建线下教育和在线教育互动共存的智能教育模式,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
12.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落实学院和教师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第一责任。以一流专业培育建设和专业综合评价为标尺,实施专业建设“3525”工程,“十四五”末建成3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对照国家专业认证标准,开展专业认证达标建设,分类分层推进师范类、工科类以及获批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参加各类专业认证工作。严格控制新增专业,淘汰融合劣势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集中力量加强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与地方行业产业契合度高的学科专业群建设。
以专业的市场竞争力、学术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为标尺,完善专业黄、红、摘牌警示制度,健全专业预警管理和调整退出机制,逐步构建与时代发展趋势相一致,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十四五”时期着力打造20个左右的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新增专业80%以上应是未来新兴专业或与江西主导主攻产业相关的应用型专业。
加强“双万计划”一流课程的申报建设,争取“十四五”末建成3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加强各类课程建设规划,打通不同培养阶段、不同课程体系的壁垒,形成以系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归宿、体现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持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实施课程建设和退出循环滚动机制,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加大课程总量供给,每年开设课程总数达到3000门以上。加强对接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建设,以理工学科、经管学科和新兴学科为重点,在学科基础课程、学位核心课程、学院特色课程中打造200门左右应用型课程。加强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团队的培育建设工作,打造一批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产出一批高质量本科教学成果,力争获批2-3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3.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力争到“十四五”末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育规模达到约2:1的比例,推动学校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型发展。深化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改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分配机制,完善实施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改革,试点招收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坚持“研、严”并进,严格研究生导师遴选考核,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建立研究生多元评价标准,强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平台)建设和研究生写作(论文写作)课程必修要求,增加研究方法课程,提升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博士生开展前沿研究的学术能力。探索研究生拨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显著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贡献,“十四五”期间研究生B类以上高水平论文人均产出增长1倍以上。
14.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突出“学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开发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信息化平台,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完善“三六五四”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建立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工作机制,构建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整改问题—解决问题”的质量建设闭环机制。
紧紧抓住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这五个关键要素,在预警和帮扶的基础上,着力建立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五退出机制,构建“边破边立”的质量提升模式,建立良性教学生态机制,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性提升。
稳步提高人才培养相关经费投入,力争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比例达到30%,确保教学经费增长比例高于学校总经费增长比例。坚持绩效分配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的原则,完善促进教师安教乐教的激励体系,在政策和资源配置上推动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人才培养。强化落实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同等对待政策,大力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积极构建教师教学培训进修体系,加大新兴教学法教师全员轮训力度,定期开展“个十百优”卓越教师评选,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严格新引进教师“第一年不上课、第二学期不主讲”的跟班听课助教制度,加强新入职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探索建立在职教师退出机制,推动部分不合格教师退出教学队伍。制定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明确各类教材选用标准和程序。加强教材建设,编写打造一批精品教材,提高教材建设水平。
严格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指导研究生情况监测。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常态监控,探索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组织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专项考核。做好年度本科教学和主要绩效目标考核评价及结果使用,实施基层教学组织年度考核与评优,坚持开展本科教育院长论坛,激发学院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健全学习指导与服务平台,改革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
15.推动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建立和完善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主动融入高等教育全球化潮流和国家“一带一路”行动计划,积极引进海外优质人才和教育资源,拓展国际教育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学校国际化水平进入全国同类高校第一方阵。
申报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学生交流、学分互认、学位互授为主要途径,建立与海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的本科教学体系,努力实现“培养国际化人才”和“人才国际化培养”。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引进一批海外学者和具有海外高水平大学留学背景的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实施“大学生第二校园经历计划”和“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严格执行来华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严把入学门槛,切实规范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工作。
推动国际教育学院转型发展,将国际教育学院打造成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重地。加强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圣城大学孔子学院建设,申报新增1所孔子学院,做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打造汉语国际推广品牌。
加强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建设1-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培育建设1-2个国家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
专栏1 人才培养重大专项 (1)立德树人十大行动计划。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丰富的赣鄱文化资源,挖掘赣鄱文化中的精粹,针对学生、教师两大群体的特点,坚持文化传播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按照红色文化立德铸魂、绿色文化涵养文明、古色文化根植自信的目标,组织实施赣鄱文化进课堂、赣鄱文化名家进校园、赣鄱文化技艺进实践、赣鄱名师传承、“红色之旅”、“绿色之行”、“古色之路”、校本文化特色、师德研修基地、“四有”好老师塑造等十大行动计划,着力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江西、融入江西、奉献江西、服务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2)专业建设3525计划。按照学校专业总数控制在80个以内的目标,以一流专业培育建设和专业综合评价为标尺,建立专业调整优化和淘汰退出机制,除入选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外,原则上传统专业省内专业评估低于前3位的不再举办,应用专业和新设专业(过渡期5年)省内低于前5位(全省专业数低于5个的不得低于前2)的不办,大力发展新兴应用和工科专业,争取打造3-5个王牌专业、30个左右优势特色(国家一流)专业。 (3)“正大学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结合学校社会中坚骨干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拔尖创新、卓越精英、综合创新三大类创新人才,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本科荣誉项目”三类培养项目,深入探索“三制三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培养,以实施多学科、交叉协作的若干项目为抓手,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幅提升。 |
(二)聚力提升学科科研实力
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推动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有规划的学科建设体系、以绩效为导向的有重点的资源分配体系和以需求为导向的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体系,着力打造一批高端学科和科研领域,引领提升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实力,为建设一流师范大学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撑。
16.创新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综合考虑现有基础、发展空间、交叉前景、服务能力等四个因素,对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十四五”时期构建“3+4+N”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推动1-2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或者接近相关水平,2个学科进入A类行列,打造一批学科优势特色方向,创立师大学科高峰品牌。
加大经费投入,给予优先保障,支持地理学科强化国际化、特色化、跨学科发展道路,打造鄱阳湖研究品牌,冲击国家一流学科,进入A类学科行列。积极做好新一轮省一流学科申报建设工作,确保获批新增省一流学科数量和经费占比稳中有增。加强文学、历史、数学、物理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牢牢占据全省相关学科高地。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生命健康、化工、材料、经管、法学、文化创意等应用学科。
启动实施学科建设“攀升、提级、特需”三大计划,以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强化学科特色和优势,构建优势学科群,实施“攀升计划”,推动7-8个学科进入学科评估B类行列,其中3-4个学科进入学科评估B和B+行列,形成学科高原。以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夯实学科基础,强化学科实力,实施“提级计划”,新增获批4-6个学科博士点,力争实现工科和音、体、美、外等特殊学科博士点的突破,基本完成一级学科博士点布局。主动对接战略新兴产业和江西经济社会需求,实施“特需计划”,鼓励文理工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建设2-3个有力引领支撑江西产业行业发展的学科领域,显著提升学校的社会贡献力。
加强ESI全球前1%学科建设,稳定化学学科ESI全球排名,提升材料科学办学水平,推动工程学、农业科学、数学等2-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17.改革优化学科管理方式。以打造一流、强化特色为目标,对现有学科实行分类管理、分层支持、分别考核,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对不同的学科进行准确定位,突出重点,形成学科梯次发展和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创新学科绩效评价机制,构建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科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学科建设均衡资源配置方式,集中全校各类资源向学校布局的重点学科领域和重点学科方向汇聚,采取竞争性资源配置方式对发展状态良好的其他学科进行资源支持。“十四五”期间,学校学科建设新增资源的70%以上用于规划的重点建设学科,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集聚效应,努力推动学科点上突破,以点带面引线,促进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提升。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和载体,将人才引培、团队建设、科研重点与资源投入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学科—资源—科研”联动集聚建设发展的良好局面。探索以学科群模式凝练打造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推动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坚持守正创新,主动识变求变,制定新文科、新工科专项建设计划,扎实推进新文科建设,着力加强新工科建设。按照学科大类构建学科整体发展架构,强化学科竞争意识,加大学科调整力度,推动存量传统学科应用转型、交叉突破和升级发展,改善部分学科和机构存在的小而全、学科队伍分散以及无序扩张等问题。
以一流质量和一流贡献为指引,在能源材料、地理学科等学科试点新的学科特区管理运行机制,赋予学科建设充分自主权,努力打造成为人才改革“试验区”、人才培养“特色区”、科技创新“示范区”、产业对接“先导区”。
18.着力提升科研质量水平。坚持抓大项目不动摇,以培育攻坚大项目来推动开展高水平科研活动,磨砺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以科学问题和社会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承担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培育高质量拔尖人才为目标,花下力气推进科研团队建设,促进多数学院教师进团队,实现所有科研人员进团队,确保新进人才进团队,推动建设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6-8个省级优势科研创新团队和20个左右的校级重点科研团队,推动科研组织方式向更加注重团队建设转变,构建形成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发展和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体系。
强化科研平台功能,开展科研机构诊断性评估,形成择优支持的平台管理机制,建立起以协议制为基础的动态资助机制,激发科研机构活力。加强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使各类平台真正成为人才聚集的重地、科研产出的高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坚决关闭一些科研产出低的僵尸科研机构。
尊重科研规律,统筹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重点支持跨学科研究、综合研究和战略预测研究,构建团队协同攻关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研究项目体系,形成合理均衡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大力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努力培育学术精品和传世力作。
围绕申报国家级平台、获批国家级奖励、产出标志性成果等目标,实施重大科研成果产出计划,推动学校科研质量水平跨越提升。继续抓好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和高水平论文产出工作,“十四五”时期力争获批两类国家基金项目数达到600项以上,A刊以上高水平论文产出实现翻番增长。
改革科研评价激励机制,转变科研成果评价导向,更加注重科研产出的质量、水平与贡献,积极追求高质量、高水平、大贡献的“顶天立地”科研产出,适当减少低层次科研产出的激励力度,同步增加高层次科研产出的奖励力度。进一步强化科研育人的导向,确保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各类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
加大对自有学术期刊的支持力度,加强《学报》《心理学探新》建设,办好《计算城市科学》国际期刊,推动《金融教育研究》转型发展,进一步提高《读写月报》的质量和影响。
专栏2 学科科研重大专项 (4)学科建设“3+4+N”计划。按照“造峰培优、扶需扶特”的原则,完善强化学科特区政策,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西发展需求,综合考量学科建设相对优势、空间前景、交叉融合和服务能力等四大因素,在“十四五”时期构建“3+4+N”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在学校层面集中资源重点主抓教育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3个高峰建设学科,以实体科研机构为载体做强能源材料、社会计算、食品营养与健康、赣鄱文化等4个新兴交叉学科,以人才科研团队和重大项目为牵引培育建设糖化学合成、叙事学(文学理论与批评)、心理测量、海昏侯(万寿宫)、叶蜂、苏区学等N个特色学科(科研)方向,促进文理渗透、理工融合,形成学科聚合效应。 (5)重大科研成果产出计划。围绕申报国家级平台、获批国家级奖励、产出标志性成果等目标,对标科学研究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企业需求,构建组织化的协同作战体系,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行为,遴选培育、选点突破、集中攻坚一批对科学发展、产业创新、企业升级具有关键作用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行业共性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力争获批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或科研基地、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2项以上千万元级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和10项社科重大招标课题,获得1-2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4项国家级人文社科奖励和10项以上省科技一等奖,产出一批高水平重大科研成果,实现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的突破。 |
(三)强化提升人力资源保障
牢固树立人才是强校第一资源理念,适应新时代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聚焦学科建设、立德树人和管理提升,坚持以建设高素质师资为核心,以打造高水平人才团队为重点,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努力打造一支与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相适应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19.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紧扣“扩大扩充人才资源总量,做大做强高端人才质量”两个要素,大力实施“十百千”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努力引进一批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保障“十四五”期间高层次人才队伍数量稳中有升,层次质量取得重要突破。
推动人才引培工作由引进为重向培养为重转变,整合现有人才培育举措,组织实施“1125”人才培育支持计划,分层选拔支持100名左右业绩突出、贡献较大或潜力较好的教师发展,着力加强核心教师队伍建设,平衡校内外优秀人才待遇。
推动人才引进由全面发力向精准聚焦转变,重点做好重点学科建设需要、教学科研急需、具有发展潜力和人才创新团队的引进工作。利用社会(校友)捐赠资金设立“讲席教授”岗位,延揽一批高水平学科领军人才。取消学院一般性人才引进考核要求,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门槛,严格引进人才师德师风和业绩水平、发展潜力把关,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水平潜力外审制度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引进质量。
重视做好海外优秀人才工作,进一步拓展教师出国访学渠道,加大国家留学资助力度,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切实加强教学名师、模范教师和学科教学法等师范教育类师资引培工作,为学校进一步擦亮教师教育底色提供人才保证。加强“双师型”教师、实验教师队伍和“音体美外”等特殊学科实践类人才建设。
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办公室,推动建立“一站式”“一体化”“一条龙”的人才服务保障支撑体系,协同用人单位重点做好三年内新引进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校级以上项目培育支持人才(重点人才)的对接服务工作,协调解决人才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实现人才反映诉求“及时响应,专人负责,限时办结”的人才服务保障要求。
推出“五专人才服务机制”,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专窗、专班、专场午餐会、专项奖励,加强学院人才工作督察考核,不断优化人才工作环境。
20.打造高水平管理服务队伍。从战略上重视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实施管理队伍能力和学历双提升工程,加强管理服务人员培训进修,引进一批博士学历管理人员,实施管理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奖助,对符合专业技术资格聘任条件的管理服务人员支持其走职称晋升通道,拓宽管理服务人员职业发展路径,提高管理服务队伍的专业程度、职业素养和眼界视野。通过内部培训提升为主、适当外引为辅的方式,着力加强学院院长队伍建设;通过多岗轮动锻炼、构建成长体系的方式,努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深化岗位编制管理,推进岗位设置与聘任制改革,打破岗位聘用“终身制”,推动建立“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多渠道充实思政工作队伍,确保辅导员事业编制身份,辅导员职称评审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加强实验、审计、工程、财务、编审、图情、医师、网络、档案等各类教研辅导和技术保障队伍建设,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能力和业绩考核为核心,探索建立包括目标管理、效能测算、效益评估等指标,由服务对象考核、任期目标考核和单位内部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服务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形成促进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
21.改革优化教育评价体系。对标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倡导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长的人才事业观,推进人性化、有温度的管理服务,营造爱才重才的人才氛围,凝聚各类人才干事创业、争创佳绩的原动力。强化政治引领,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贡献评价,完善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评价的标准,推进团队考核,注重同行评价,实行分类评价,构建分类多元的评价导向和评价机制,发挥人才评价正向激励作用。严格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评价结果与人才的“奖、罚、升、降、去、留”有效结合。
改革职称评审模式,探索建立学校统筹评审标准和指标,二级单位自主设置评审机构和开展职称评审的工作机制;淡化论文数量要求,探索通过代表作鉴定社会化服务,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强化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正高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突出二级单位人才评价主体作用;进一步落实回国人员、突出贡献人员职称评审政策,完善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启动实施新引进教师“非升即走”改革。强化发挥教师工作部作用,构建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完善师德个人档案,制定师德负面清单,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强化师德师风考核和结果运用,严格实行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杜绝学术不端、严惩学术腐败,营造良好学术生态环境。
优化“保基本、奖突出、促发展”的收入分配机制,不断深化“开放聘任,竞争晋级”的教师岗位聘任制度,保证教师完成基本岗位要求后能够拿到合理水平的收入。统筹考虑各方利益关系,探索切块打包、挂钩联动的分配模式,建立岗位贡献与收入系数相匹配、总体平衡与合理增长相协调的薪资体系,不断改善教职工生活福利待遇。加大对教学科研等突出业绩的奖励力度,让勤奋优秀的教师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激励,构建“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激励体系,激发全校上下力争上游、追求卓越的工作热情。
专栏3 人才队伍重大专项 (6)“十百千”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十四五”期间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进数量稳中有升,重点提升层次质量。“十”是指:引进10名左右国字号领军人才,包括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及相当等次国家级学科领军人才以及青年拔尖人才; “百”是指引进100名左右中青年潜力人才,包括拔尖人才、骨干人才和优秀海归及相当等次人才; “千”是指通过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到2025年建设一支总人数达到2000人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量突破1200人的专任教师队伍。 (7)“1125”人才培育支持计划。选拔支持100名左右业绩突出、贡献较大或潜力较好的教授和青年教师,从中再重点遴选支持10名左右潜力大的中青年教师,在“十四五”期间培育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并带动200名左右教师入选省级人才计划。同时,大力加强团队建设,遴选支持50个左右高水平、有特色、多学科融合的教学科研团队。 |
(四)凝练提升办学品牌特色
打造品牌特色是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事业后发赶超的必由之路。坚持走品牌特色发展道路,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品牌,创建学科科研的特色领域,打响社会服务的特色亮点,努力以特色品牌打造发展优势,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能。
22.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品牌。加强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做实教育学部,做强教育学院,推动教育学科进入A类学科,教师教育综合影响力进入全国地方师范大学十强,进入国家支持建设的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行列,打造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擦亮教师教育品牌。积极回应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和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谋划打造人工智能背景下面向未来的智能教育特色品牌。
深化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加强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在引领服务江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上创造一批典型案例,申报建设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和国家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打造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构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获批2-3项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对表做好师范专业认证,培育和建设一批高水平师范类专业,确保所有师范专业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力争半数以上师范专业通过师范专业三级认证。
弘扬师范教育优良传统,注意利用综合化发展成果反哺教师教育,充分利用教师教育优势辐射和滋养非教师教育。实施师德教育引领工程,不断优化师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师范文化的育人浸润作用,将师德教育贯穿于师范生培养全过程,做优师德引领特色。
强化学科教学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打造“能力导向”的课程教学、“技能导向”的教育实践、“素质导向”的养成教育“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探索本—硕—博全链条一体化培养体系,完善 U—G—S(大学—政府—中小学校)协同培养机制,切实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按照“精英化、高端化、造就未来教育家”的培养理念,加强公费师范生院建设,扩大公费师范生规模,探索加强未来教育家培养,打造师范生培养特色品牌。
23.创建优势特色科研品牌。结合学科建设规划与目标,明确各个学科的二级学科重点建设方向,推动各个学院将学科方向转化为科研任务清单,集中资源打造一批优势特色研究集群。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结合学校自身实际,集聚资源前瞻布局加强地理信息、数字经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教育)、VR(教育)等科研领域建设,紧扣细分领域,找准主攻方向,培育争取一批重大项目,产出一批顶尖成果,创建科研特色品牌。
瞄准产业和需求,聚焦一批重点学科领域,采取PI制和揭榜挂帅机制,探索跨院系、跨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团队建设,实施按团队聘任、按团队考核的模式,推动打造若干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科研品牌。
以科研成果转化为重点,面向更好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淡水鱼肉精深加工、化学化工、中医药药物研发等学科科研特色。培育建设红色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心理咨询服务等特色。
研究出台新时期支持音体美外等特殊学科发展政策,支持加强音体美外等特殊学科的建设发展,推动相关学科保持全省龙头地位。
24.打响服务江西发展品牌。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融合求发展,强化学校办学的服务导向,主动回应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社会服务能力的关切和需求,加快构建与江西重点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类学科专业,促进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推进学科链、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校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推动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聚焦我省重大发展战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对接我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和重点产业链,在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合作举办10个左右协同创新发展(产业)研究院或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和一批科研团队,着重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和行业共性问题,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我省行业产业技术发展的研发转化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行业产业领域龙头企业等合作创办数字产业学院(上饶)、健康产业学院、北斗地理信息产业学院等3-5个现代产业学院,打造学校办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新增长极,拓展学校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和产业行业发展方式。推动2-3个学院转型为应用型学院,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留赣率。
结合江西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江西地域优势资源,开展江西红色文化传承、古代文化保护、绿色文化发展“三大行动计划”,打造一批在地研究品牌。开展系列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改革咨询成果认定标准,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实践问题组织开展预测性、战略性研究,培育催生一批高质量咨询成果,打造决策咨询品牌。
发挥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办学优势,推动优质基础教育品牌资源11个地市全覆盖和南昌周边10个左右重点县(市、区)有布局,做大、做强、做优附中、附小、附幼优质教育品牌,更好辐射带动区域基础教育办学发展。支持科技学院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积极稳妥做好转设工作。支持继续教育拓展非学历培训,发展在线继续教育,开展联合办学,努力实现继续教育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活动。
探索建立社会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增加教师考核社会服务要求,支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在企业、科研院校与高校之间双向兼职取酬。将教师的横向课题、成果转化等社会服务工作成效,按一定标准折算纳入教职工工作量计算和职称评聘、岗位考评体系。增设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构和社会服务与推广型岗位,单列从事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职称指标,对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重要贡献的教职工,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可不作限制性或降低要求。
专栏4 品牌特色重大专项 (8)智能教育特色打造计划。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整合教师教育、计算机等学科资源和基于大数据教师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教师教育高等研究院和未来教育研究院等平台资源,联合相关企业组建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引培并举组建一支跨学科团队,以“智能教育设备+学习智能评估”为两大技术核心方向,共同探索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行业的智能化发展,研究提出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教育场景下的应用和解决方案,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给传统教育带来的挑战,努力打造学校教师教育的新亮点。 (9)科研特色品牌打造计划。瞄准产业和需求,采取PI制和揭榜挂帅机制,推动打造若干特色科研品牌。如结合江西有机硅和稀土特色资源,围绕含硅和含稀土化学相关问题和应用,加强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创建稀硅化学科研特色品牌。发力遥感监测和数据计算,组建数据科学与空间计算研究院,建设覆盖江西全省的“星-空-地-网”空间信息系统,做强地理信息技术产业链,冲击百亿级产值的地理信息智慧服务产业群。支持分子基能源材料、关键光量子器件和系统研究、德兴“覆盆子”有效成分开发、三萜皂苷QS-21新型免疫佐剂研究等特色科研领域发展。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设计学、地理学等学科优势,加强计算语言学与人工智能工程研究。 (10)社会服务“1311”计划。把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建设内容,推动学科人才科研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和产业企业主战场,促进科研成果与政府、社会、市场、资本的有机结合,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相关智库机构作用,推动出版1套赣鄱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做强3家决策咨询机构,打造10个左右在地研究品牌(江西产业关键技术问题攻坚团队),力争实现10亿元的社会服务收入(不包括继续教育学院办学)。 |
(五)系统提升内部治理能力
按照系统设计、高效集成的思路,加强资源统筹集聚,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实施机构整合优化,优化内部管理服务,推进对外合作交流,强化依法与民主治校工作,提升学校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25.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强化发挥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努力做到以未来思考现在的办学,为未来做现在的决策。成立内涵建设重点项目办公室,每年单列5000万元以上内涵建设重点项目专项经费,会同省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等各类专项经费,集中用于内涵建设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推动打造办学特色品牌,切实提升内涵建设成效,确保实现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战略目标。
把目标导向作为工作指引,建立对标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定期督查机制,对标重大关键办学指标的跟踪督导机制,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重大关键办学指标有效推进。按照高线借鉴指引、中线比较学习的原则,在学校、部门、学院、学科和专业等5个层面分别确立对标追赶、并肩学习的标杆学校、标杆部门、标杆学院、标杆学科和标杆专业。
坚持“院办校”的方向和“权责对等”的原则,不断深化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落实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按照“大职能”的理念,实施大部门制改革。根据一级学科归属对部分学院学科结构进行适当整合优化,探索建立有利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的院级单位设置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
26.强化对外合作交流。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努力实现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积极引入全国和世界一流的科教资源、创新理念、办学经验和育人模式,打开大门办师大,借助外力练内功,主动融入世界和国家高等教育主流体系。
坚持立足区域发展,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贡献和资源汲取能力。密切校友沟通联系,推动校友会组织建设,发展教育基金会平台作用,创建多元化的筹资办学渠道,“十四五”时期实现年均接受社会捐赠6000万元以上。
积极创造开放宽松的办学环境,切实增强向外拓展的进取意识,深化加强与北师大、华中师大、首都师大等兄弟高校和省内高校的合作交流,积极创新校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大力加强校际校地资源信息交互和沟通合作交流。
27.提高管理服务保障水平。遵循大学办学规律,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执行效率,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服务效能。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按照“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的原则,以建设“网上师大”为抓手,打通“责任闭环”、打破“数据壁垒”、打造“智慧校园”,开展“只跑一次”和“一次不跑”改革,推动管理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和整合集成,做到数据共享、部门协同、平台融合,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就办”,显著提高管理服务的便捷化程度和人性化水平。
对接用好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政策,积极争取发改委等上级部门支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大校园基础设施改造力度,推进体育大楼、HIST南昌分中心(人工智能教育大楼)、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艺术教育大楼和3栋学生宿舍建设,显著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规划做好青山湖校区资源的利用开发,加快改善青山湖校区办学条件,不断提高青山湖校区的资源产出贡献。推进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大型仪器设备的有偿开放共享,优化学院办学资源调配工作,提高学校资源使用效益。
坚持开源节流并举,积极开拓创收项目,多途径做好开源工作。加强学校经营性资产归口管理,提高经营性资产资源产出。规范校内财务管理,加强财务审计工作,强化各类项目投入的绩效评估分析,严格重大经费投入的第三方可行性研究论证要求,切实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财务预算与绩效评价相挂钩的机制,引导资源向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方向配置。
统筹做好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把提升师生幸福指数作为学校办学发展的内在要义,切实解决好师生关注的重大现实和切身利益问题,让广大师生享有更加充分的获得感、成就感、尊严感和归宿感。持续改善师生工作、生活、运动和文化设施,注重提升师生的工作生活条件和身心健康服务,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收入待遇和福利水平。建好瑶湖校区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改善青山湖校区附小附幼办学条件。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关心离退休人员,做好离退休工作。
28.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加快完善以章程为总纲的规章制度体系,开展校内规章制度清理工作,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废、改、立、释。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严格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明晰党政学职能的权力边界及协调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法治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理念,将法治精神与原则落实到各个办学领域,不断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完善校内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权益和规范师生行为。坚持执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落实校学术委员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审议、评定、咨询和决策的责权。加强学校理事会建设,完善社会支持和参与学校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平台。进一步完善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制度,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渠道。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现代大学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院文化建设,有效发挥文化软实力的育人作用。深化与办学发祥地—泰和县的战略合作,强化国立中正大学泰和杏岭办学旧址旧貌的统一规划、原貌修复和保护利用,建设爱国荣校教育基地,打造校史文化建设品牌。加强学校古籍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力争建成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专栏5 内部治理重大专项 (11)大部门制改革。针对当前职能管理部门职能机构交叉内耗、部门协同困难、人员苦乐不均、办事效率低下、管理服务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按照“大部门、大职能、大服务”的理念,借鉴部分高校大部制改革经验,根据“加强工作统筹,避免职能交叉,强化内部协同”原则对部分职能部门进行机构重组,成立若干大部门,构建以大部制为主要模式的机构设置及管理体系,加强大部门内的分工协作,简化办事环节,减少推诿扯皮,推动机关部门从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转变,提高日常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效能。 (12)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校院之间的宏观切块和学院内部自主分配的校院两级分配体制,强化实施学院目标管理考核,稳步下放各类办学权力,落实学院办学实体地位,激发校院两级办学活力。借鉴OKP(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考核理念,创新建立学院办学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重大成果产出(核心竞争力贡献)、综合办学状态、投入产出绩效和增量发展情况,创新开展学院办学绩效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优化办学资源配置,推动提升学院办学的质量水平和发展的绩效速度。 (13)财务开源计划。建立鼓励创收增收的政策导向,修订调整阻碍学院创收的政策规定,分类分层制定创收增收项目绩效奖励办法,创新设置创收增收奖,推动各学院等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创收活动,通过数年时间培育市场扩大影响,实现每年增收递增2000万元以上,到2025年每年增收1亿元以上。学校层面成立财务开源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学校优势资源作用,谋划抓好一批重大创收项目,不断拓宽办学资源的筹措渠道,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学校办学发展,非财政和学费收入达到8亿以上,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 |
(六)显著提升党建思政水平
坚持党建领航思想铸魂,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质量建党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以高质量的党建思政工作引领推动一流大学建设。
29.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政治标准和要求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各领域,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涵养政治生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方针,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机制,优化党委会、校办办公会议事规则,遵守“三一重大”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执行力。
召开学校第七次党代会,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学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精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能力和谋发展、抓落实能力。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选人用人导向,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和能力素质关,完善选贤任能制度体系,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完善党委工作部署推进会制度,及时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将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和内嵌到学校治理各环节,渗透到基层一线。
30.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下移工作重心,夯实基层建设,落实中组部、教育部党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相关要求,实施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和党建品牌创建计划,深入开展争先创建工作,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按照党员类别或学习工作岗位设置党小组,加强党员教育,促进党组织和工作向基层有力延伸,推动学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实施党务能力提升计划,配齐配强专职组织员队伍,探索建设一批“双带头人”工作室。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做好大学生群体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在高知群体中的政治吸纳和政治引领,不断改善和优化党员发展结构和质量。
31.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精准做好政治监督,督促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具体工作中,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要工作的监督检查,突出加强对意识形态责任制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为确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治校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纪律保障和作风保障。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克服和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第二种形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紧紧抓住领导干部等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以及选人用人、后勤管理、大宗采购等重点领域,防止领导干部特权现象。
落实党委书记带头上廉政党课制度,加强廉政文化研究中心建设,强化警示教育力度,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推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32.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全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迎接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建设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文化教育馆)。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持续推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红色教育体系,到2025年,在传承弘扬赣鄱文化和红色基因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校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江西教育舆情分析研究中心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建好学校移动传播平台,加强理论研究工作,提升舆论引导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展示学校良好形象。每年在国家级媒体发稿100篇、省级媒体发稿 300篇,每年在中央“三报一刊”上发表 2-3 篇理论研究文章。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精神,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创新计划,加强校情教育,打造“有爱师大”校园文化品牌,完善新生“助导员”制度,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工作队伍,持续建好思政研修中心,形成“三全”育人的新格局。
33.做好群团统战工作。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这条主线,加强对民主党派成员和统战团体成员的思想教育,创新方式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团结和引导统战对象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提高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支持民主党派搞好领导班子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强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储备和培养使用,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鼓励和引导统战成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充分发挥统战人员作用。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依托赣·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推进港澳台统战和海外统战工作。
进一步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加强教代会代表提案的办理回复工作,保障教职工依法、依章有序参与学校管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拓展各类技能竞赛,团结广大教职工以主人翁姿态建功新时代;建立和完善教职工救济机制和帮扶体系,积极开展文体竞赛和全民健身运动,使工会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成为教职工信赖的“娘家人”。
加强共青团工作,全面落实《中共江西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促进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的实施方案》,抓好“青年大学习”行动,压实“三会两制一课”,完善“推优”机制,突出“挑战杯”“三下乡”、志愿服务等工作项目的教育功能,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学生个人档案,召开第十九次团代会,加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提升各类学生组织服务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持续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专栏6 党建思政重大专项 (14)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计划。对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要求,坚持全面压实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建“三化”为基础,进一步构建“一院一品”工作特色,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力争3年达到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水平。 (15)“三全”育人体系创新建设计划。围绕“三全”育人工作,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原则,进一步强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创新全覆盖、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使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均体现育人职能,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提升育人水平,力争获批全国“三全”育人试点高校。 (16)全国文明校园争创计划。制定创建全国文明校园2021-2023实施方案,对照“六个好”的标准要求,将争创工作融入到学校日常工作当中,细化创建任务,压实创建责任,打造创建特色,使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至“十四五”末,力争获批全国文明校园。 |
五、保障措施
34.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十四五”规划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的推进落实和动态调整,加强规划落实的跟踪检查和指导监督,明确规划目标举措的责任单位、责任时限和责任人员,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建设学校大数据中心和监测平台,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学校发展状态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估评价。
35.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宣传力度,做好规划的解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员工对规划的思想认同和执行意识。及时总结和推广规划落实的重大成果和典型经验,动员凝聚推动学校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实施规划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36.健全落实机制。各单位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研究制定落实的方案举措和时间路线,积极抓好落实工作。学校建立规划执行落实的考核和问责制度,发展规划部门开展规划任务年度分解,协同党委(校长)办公室等部门将年度规划任务体现到年度工作要点,纳入到单位年度考核、班子和干部任期考核之中,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